近期昆明大幅降温,安装了假肢使用者居家防护指南

2025-10-23

近期昆明气温骤降,昼夜温差超10℃,最低气温跌破10℃。对于安装假肢的朋友而言,低温环境可能引发假肢部件收缩、皮肤敏感、关节僵硬等问题。居家期间做好细节管理,能有效降低风险,提升康复舒适度。以下从四大场景提供实用建议。

26b22c85-40c2-40c6-9ae1-d18004ec92dd.jpg

一、假肢存放与适配:避免低温变形

环境控制:假肢应存放在干燥、避风的室内角落,避免靠近暖气或空调直吹区域。低温会导致金属关节收缩、硅胶衬垫硬化,可能引发连接松动或穿戴不适。建议每日检查假肢关节螺丝是否松动,重点查看膝关节、踝关节等承重部位。

夜间保护:睡前将假肢平放在专用支架上,保持自然伸展状态,防止部件因长时间受压变形。若发现接受腔与残肢贴合度下降,可用软毛巾包裹残肢末端临时调整,次日及时联系技师修复。

二、皮肤护理:预防干燥与摩擦损伤

清洁保湿:昆明当前湿度虽维持60%左右,但低温会加剧皮肤水分流失。每日用37℃温水清洗残肢,避免使用碱性肥皂,擦干后涂抹无酒精、含神经酰胺的保湿霜,重点护理骨突部位(如胫骨前端、髌骨周围)。

残肢袜管理:选择透气性好的棉质或羊毛残肢袜,每日更换并反面清洗,防止细菌滋生。若残肢出现发红、瘙痒,可能是接受腔过紧或过敏,需暂停穿戴并垫入薄纱布缓解压力。

三、居家活动:安全与适应性训练

防滑措施:低温可能导致地板潮湿,在浴室、厨房等区域铺设防滑垫,穿防滑拖鞋行走。假肢使用者平衡感较弱,避免单脚站立取物,需借助扶手或助行器移动。

轻量训练:利用居家时间进行残肢肌肉锻炼,如弹力带抗阻训练(每次10-15分钟,每日2次),增强肌力以提升假肢控制能力。若使用坐姿训练,需保持背部挺直,避免弯腰导致假肢移位。

四、保暖与应急准备

分层保暖:穿戴假肢时,先套一层薄棉袜再穿残肢袜,外层搭配宽松长裤,防止冷空气侵入。夜间睡眠可佩戴轻便护膝,保护残肢关节。

应急包配置:家中常备假肢维修工具(如六角扳手)、备用残肢袜、抗菌药膏。若假肢突然松动或皮肤破损,可先用无菌纱布包扎,联系康复机构上门调整。

结语:昆明低温天气下,假肢使用者需通过“存-护-动-暖”四步法保障居家安全。定期与康复师沟通假肢状态,结合轻度训练维持功能,同时关注皮肤健康与心理状态。寒潮虽冷,但科学防护能让康复之路更温暖顺畅。

 


阅读

推荐

  • QQ空间

  • 新浪微博

  • 人人网

  • 豆瓣

取消
技术支持: 微正营销
  • 首页
  • 电话
  • 产品中心
  • 案例展示